懷安法院著眼“三個便于” “三個面向” “三個服務”,充分發揮人民法庭“前沿陣地”作用,因地制宜優化基層法庭布局,初步形成以人民法庭為主、法官工作站為輔、巡回審判為補充的法庭訴訟服務網絡格局,將努力打造懷安法院專屬“品牌法庭”,傳遞新時代司法為民便民利民的好聲音。 實現基礎設施標準化。不斷增加資金投入,建成高標準數字化審判庭,做到法庭與院機關標準同一、服務同質、結果同效。設置專門的調解工作室,通過懸掛調解標語等各類環境布局,確保案件當事人在調解室中充分感受到溫馨,從而拉近雙方當事人的距離,為案件成功調解奠定良好的基礎。制作調解工作流程圖,積極引入行業調解、人民調解、律師調解等入駐調解室,主動邀請調解員參與案件訴前調解,依法開展司法確認工作,為矛盾糾紛提供多元化糾紛解決方式。 實現社會治理多樣化。將法庭工作置于黨委政府大治理格局當中,建立與其他社會治理主體的常態化聯動機制。依托法院的審判管理力量,定期為黨政機關、社會組織提供相關案例指導和最新法律法規,為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法治樣本和導向指引。深入調研近年來轄區內的案件態勢,匯總分析審判工作中發現的普遍性問題和易發性矛盾,有針對性地向司法部門、鄉鎮黨委政府、鄉村自治組織等相關單位、部門提出司法建議,落實矛盾糾紛的預警、排查等工作,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。 實現源頭化解高效化。20名員額法官分別包聯遍訪全縣273個鄉村,在全縣設立7個“法官工作站”,駐村法官與所駐村范圍內的基層干部、網格員、人民調解員、鄉賢組建工作群,加強溝通;定期開展巡回立案、就地開庭、公開宣判、速裁調解、現場執行,擴大辦案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,讓群眾不出村居,在家門口、田間地頭享受到法院司法惠民服務。 實現法庭隊伍專業化。堅持從優秀高校畢業生中錄取人民法庭審判崗位人員,確;鶎臃ㄔ盒略鋈藛T首先充實到人民法庭,確保人民法庭的審判力量與其業務量相互匹配。積極組織開展相關培訓及業務學習,著力培養解紛能力較強、資歷經驗豐富、知識儲備充足的法庭隊伍。同時加強與當地人事機關的溝通,促進合同制司法輔助人員制度的落實,配齊配強人民法庭的審判團隊! |
關鍵詞: |